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員工分紅比例高,股票沒人買

分紅入股的確曾經帶給台灣正面貢獻,在90年代,吸引很多優秀人才回台灣創業。但是制度的成敗,與環境、時空有很大關聯。當時多數公司規模小、員工少,對股權的稀釋相對也少。

但如今這些公司都是龐然大物了,我3年前就指出,這會造成股東權益很大的扭曲。過去電子業股本身輕如燕,現在股本不斷膨脹,陷入泥牛,如果分紅比例繼續很高,股票一定沒有人敢買。

況且電子業還面臨成長趨緩的問題,90年代大家都高成長,除權後立即填權,股東只在乎賺差價,相對來講不覺得被剝奪。現在電子股除權後無法填權,股東要承擔非常大的風險。

另外一個問題是,員工分紅沒有成本,但股價下跌,卻要由股東負擔損失。

本來員工分紅是留住人才的方式,但現在則變成挖角的利器。一旦團隊形成,同業互相用股票殺戮,員工跟著逐水草而居。有一次我去演講,有一個台積電經理說,他32歲就退休,身價3億5千萬。這個制度最後讓提早賺到錢的年輕人提早退休。

當全世界都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台灣的電子業要怎麼走?我認為未來PC還會大紅大紫的機率很少,會起來的是消費性電子這端。

像南韓的三星集團,去年稅後純益超過60億美金,主要來自手機銷售的成就。台灣如果要得分,也必須走品牌的路,創造高附加價值,掌握關鍵零組件研發。否則90年代傳奇的公司,只是泡沫。電子業將是累積泡沫最多的產業。

至於分紅入股,我認為有幾個改革方向:

1.公司若前一年虧損,今年絕不能分紅。

2.企業要充分揭露,讓股東稽查。

3.不能一國兩制,員工分股票,股東領現金。

4.企業應該拉大差距,獎賞重要的員工,而非人人有獎。

5.股票應該有保管期限,而非員工一拿到,就能馬上兌現。

6.決定分紅政策時,資方與勞方要界定清楚,管理階層要迴避利益。

7.股價高時,分紅量要逐步遞減。

分紅入股的執行面應該更趨嚴格,不但要留住員工的心,也要爭取股東認同。

延伸閱讀

  1. 1 關心你的認股選擇權
  2. 2 跟同事分享公司股市操作,是大忌!不想惹禍上身,請搞懂「內線交易」的界線
  3. 3 財報解讀力:從數字做對賺錢、花錢、省錢的好決策
  4. 4 【實作練習】秒懂Web3 ! 數位商機洞察課 - 區塊鏈、元宇宙、N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