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華文世界最大的社會企業資訊平台,竟是由年僅二十七歲的林以涵創立。她帶領一群八年級志工,要讓更多企業不只為賺錢而存在,更要用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
專訪社企流林以涵:誰說做公益不賺錢?

華文世界最大的社會企業資訊平台,竟是由年僅二十七歲的林以涵創立。她帶領一群八年級志工,要讓更多企業不只為賺錢而存在,更要用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

林以涵:把握眼前的機會,從當下能做的事開始,就能改變世界。

二月初,台北中油大樓會議廳坐滿了七百人,一半是二十五歲以下的年輕人。他們願意花六百元,參加社會企業資訊網路平台「社企流」的年會,聆聽七位來自中、港、台的社會企業家分享經驗。

舉辦這場活動的社企流,由平均二十五歲的五十名志工組成。沒有人是正職,社企流卻能夠在一年半內累積七百多篇文章,成為華文最大的社會企業資訊匯流平台。而聚集這股力量的是,年僅二十七歲的林以涵。

她原本預期,這是一趟沒有伙伴加入的旅程。

來自公務員家庭,林以涵對考公職沒興趣。一門選修的「社會企業」課程,強調用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而非為股東謀取最大利益,卻深深吸引了她。

畢業後,林以涵選擇進入美國社會企業諮詢顧問公司,幫社會企業做市調、財務預測等。但她一心想回台灣。最後,老闆同意她在台遠距工作,直到今天。

一一年,林以涵回台,用業餘時間創業。她看到台灣的社會企業資訊不對稱,便想成立「以社會企業為主題的媒體」,專門撰寫與分享社會企業的資訊與資源。

「我沒有想太多,一個人也做得起來,」一股熱血,驅動林以涵架設網站,翻譯各項社企訊息和新聞。後來,她的五個朋友也加入,試圖讓更多人知道什麼是社會企業。

丟下種子,改變的力量就會萌芽。一二年,網站上線。不到一年半,社企流就擁有九千多名粉絲、五十個志工,加入翻譯、採訪與活動籌備。

「她一旦做了決定,就會擇善固執,做得很到位,」活水社企開發共同創辦人陳一強說,當初聽說社企流年會,竟敢收費六百元,辦在七百個座位的大場地,讓他為林以涵捏了把冷汗。但最後,爆滿的人數,也讓社會看到了不同的力量。

林以涵說,「我就像是被啟動的卡車,輪子一直滾都停不下來。」

延伸閱讀

  1. 1 林以涵:社會企業,就在生活之中
  2. 2 選科系要實際探索,不設限反得更多養分
  3. 3 頂尖經理人:從自我養成到跨國管理15堂課
  4. 4 情境管理:主管必學,驅動組織當責的13堂攻心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