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9歲時即以《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的妙麗一角走紅,現年24歲的英國新生代演員艾瑪.華森(Emma Watson),今年被聯合國任命為女性親善大使,並於9月20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發表演說,啟動兩性平等活動“HeForShe”。
爭取兩性平權,捨我其誰?更待何時?

在這場演說中,艾瑪.華森難掩緊張,聽得出聲音還微微地顫抖。然而,她的論述有據,神情堅定,從自己的故事出發,訴說她自8歲起即親身感受到的性別偏見,讓演講數度因掌聲而中斷,事後也獲得熱烈回響。這場演說之所以特別,在於艾瑪.華森對性別平等有了新的詮釋。她直言「男性同時也是性別偏見的受害者」,從而將追求性別平等延伸為男女都應該關注的議題。

在台灣,曾以《蛋白質女孩》一書掀起風潮,是男性作家中極少數能細膩刻劃女性心思、情感的王文華,對於艾瑪.華森的演說很有感覺。為了書寫女性,王文華曾投注大量心力觀察、描述,結果他發現「寫女性時候的我,是一個更好的男人」。當他站上一個同理、同感的位置,更能洞察兩性各自的缺陷和美德,因而深深體會,一個人若能齊聚兩性的優點,「會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長時間關注兩性議題,同時擅於主持、演說的王文華,特別從艾瑪.華森演講的內容及其所引發的正面能量,做出了精闢解讀。

艾瑪.華森演講菁華

時間:2014年9月20日

地點: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

今天,我們要發起一項運動:“HeForShe”。站在這裡,我想告訴各位,我需要你們的協助,我們希望終結「性別不平等」這個問題,而這個目標需要大家共同投入,才有可能達成。

這是聯合國第一次啟動這種類型活動,希望喚起更多男性,無論成人或小孩,都成為改變的發動者。這不是紙上談兵,而是真實地付諸行動。

6個月前,我被聯合國任命為女性親善大使。當我愈談論「女權主義」(feminism)就愈發現,爭取女權往往成為「仇視男性」的同義詞。然而,我們一定要消除這種觀念。

王文華分析:破題點出「女權主義」長期以來受到的誤解。我認為,如果可以把這個詞改成「兩性平等主義」,會更有利於兩性的溝通,男性也比較不會產生戒心。

女權主義的定義是:相信男性與女性應該擁有相同的權利與機會,無論在政治、經濟或社會上,兩性都應該被平等對待。

過去,我曾質疑因為性別而衍生的一些偏見。8歲時,我因為想導演給父母看的舞台劇,而被冠上「霸道」(bossy)的形容詞,但男孩就不會。

延伸閱讀

  1. 1 去愛是勇氣,愛下去是智慧:破解戀愛關係中的「草食現象」
  2. 2 「按讚」不能讓世界更好,「行動」才能
  3. 3 情境管理:主管必學,驅動組織當責的13堂攻心術
  4. 4 上台流利表達:報告、銷售、演講一次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