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年輕人大概很難想像,年近35歲卻一事無成的焦慮,我們害怕自己再也沒有實現夢想的的勇氣和行動力。因此,Cheers團隊再次推出《35歲前非懂不可Ⅱ》企劃,不論是從選擇職涯的思考、人生財富的累積、到專業能力的養成,我們希望帶給讀者真正實用而具體的建議,為讀者移開實現夢想的絆腳石。
李嘉誠:越是成功的人,越是注意微笑的連鎖反應

今年90歲的李嘉誠,從14歲開始打工,一路從塑膠花大王、地產大王到香港股市呼風喚雨的「李超人」,個人的財富可抵香港GDP(國內生產毛額)的7%。

《富比士》雜誌(Forbes)全球富豪排行榜上,在他的事業類型簡介一欄中寫著:「多角化經營」(diversified)。的確,和台灣同是白手起家的經營之神王永慶或是科技業霸主鴻海的郭台銘相比,李嘉誠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從塑膠業起家,經營過的事業,可說是族繁不及備載。

他旗下的長江實業以及和記黃埔兩大集團涵蓋了香港人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產業,香港人說他們「買李嘉誠蓋的房子、在李嘉誠的購物中心購物、用李嘉誠電信公司的行動電話......賺的錢都交給李嘉誠了!」

人稱「李超人」的他,白手起家創業成功的契機,在於當年閱讀雜誌而抓住的產業趨勢。要學習華人首富李嘉誠成功的祕訣,不在於知道他當年讀的是哪一本雜誌,或是得到什麼樣的天啟,而是在於學習他的「搶學」企圖心。

李嘉誠是百分百的商人,他的座右銘是「只有盈利的生意,沒有永遠的生意」,意思是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獲利,一旦該產業步入黃昏或是被淘汰,就要毫不留戀的移轉重心。為了永遠比別人早一步知道下個獲利先機,他必須審度時勢,因此永遠必須「搶學」。

看外文雜誌預見新商機

1950年,22歲的李嘉誠以5萬港幣創立了長江塑膠廠,取長江不擇細流,而能浩蕩萬里的宏願。身為一個平凡的小小老闆,李嘉誠靠著閱讀英文雜誌吸收新知,屢屢出奇招。

在創業初期,李嘉誠閱讀一本外國雜誌,注意到一部製造塑膠瓶的機器,可以生產出優質又適合香港市場的產品。他立刻進行周密的市場調查,發現全香港還沒有進口這種機器,立刻用最快速度和外國廠商訂購。但機器非常昂貴,資金有限的李嘉誠,最後決定自行研發製造,後來依樣畫葫蘆製造出相同的機器,因此賺了好幾萬港幣。

創業7年後,當時香港的塑膠玩具廠已經有300多家,長江廠只是其中之一,經營狀況雖然不錯,但是沒有特色。年輕的李嘉誠很焦慮,這次他仍舊把眼光望向國際,從外文雜誌當中找答案。

延伸閱讀

  1. 1 蒸發1.6億的失敗學,造就爆紅一芳水果茶
  2. 2 唯有跳躍轉競,才不怕被取代
  3. 3 頂尖經理人:從自我養成到跨國管理15堂課
  4. 4 情境管理:主管必學,驅動組織當責的13堂攻心術
  5. 5 不加薪也能讓員工體驗提升!韋萊韜悅用四個英文字,讓人才理解老闆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