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潘文忠上週請辭教育部長後,行政院長賴清德昨(4/17)核定,由中央研究院院士、東華大學前校長吳茂昆接任教育部長。新教育部長將於本週四(4/19)上任。
吳茂昆的人生選擇式:有理想,應該趁年輕的時候實現

今天看來熱門的超導研究,當年尚未成為主流選擇。「我只是覺得這問題很有趣,」吳茂昆說,他一心想釐清碩士階段沒有解決的疑惑。至於念完博士以後的出路,「台灣是沒有市場的,美國有沒有也不清楚,」他笑著回憶,反正,這本來也不在他的考慮之列。

沒想到一頭栽進去,全心投入的結果,不到5年,吳茂昆就順利畢業。取得博士學位後,各方工作機會蜂擁而至,其中也包括美國大型國家實驗室的邀約。

然而吳茂昆全推掉了,選擇跑到阿拉巴馬州立大學教書,薪水只有國家實驗室提供的七成,為此,太太還要去打工。

這一次,吳茂昆的理由仍是:「研究後期,又發現些有趣的問題,吸引我找機會繼續研究。」他評估阿拉巴馬的環境,覺得能夠完成他想做的事。

果然,1987年,吳茂昆最重要的突破,真的在阿拉巴馬出現。

來找他的人因此更多,然而吳茂昆在美國的最後一站,其實落在哥倫比亞大學。哥大開出的薪資條件也不是最高的,但吳茂昆認為他們的團隊很有吸引力,「加入他們很有意思」。

當時,吳茂昆在美年薪約8萬美元,即使國科會透過特殊專案安排,回國後薪水還是縮水三分之一。「後面納入編制,就差得更多了,」吳茂昆爽朗地說,「但我從不顧慮別人怎麼看、怎麼認為。」

2011年5月,吳茂昆接掌國科會主委,中研院院長李遠哲為此公開表示:「是我們(指台灣)的福氣。」

把要做的事做好

對吳茂昆來說,串起生涯的這條線其實很簡單,不過是:「我要做的事,我就把他做好」而已。

回國後,吳茂昆也在大學授課。對許多學子困於學歷與薪資的追逐,卻不清楚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他感受很深。「年輕人追求夢想的態度慢慢消失了,」他觀察,反而不比他少年時:「花蓮的小孩好像沒有父母要他們念什麼就念什麼的,都是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有理想,應該趁你年輕的時候實現,」這是吳茂昆給年輕人的建議。而這個花蓮小子發光發亮的故事,其實也正是這句話最好的詮釋。

延伸閱讀

  1. 1 他們為什麼不要高薪?
  2. 2 研究所的重要性不在於論文解決什麼重大問題,而是過程中精進自己的邏輯能力
  3. 3 頂尖經理人:從自我養成到跨國管理15堂課
  4. 4 精準用人學,獵頭CEO的獨門心法
  5. 5 從一份「員工福利大調查」聆聽員工心聲,找出企業福利創新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