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要糖吃卻不想「吵」?別做夢了!讓你的價值被看見,請培養這6個本事

- 客座觀點
-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從小,不論在家裡或在學校,我們討厭那些會吵所以有糖吃的孩子,認為爸媽老師不公平,也覺得這些孩子沒本事只會哭鬧,而我們一定不會這麼做!
畢業後到職場還是這麼想,堅持一定要赤手空拳打出一片江山,才是好漢一條,絕對不能使出一哭二鬧的下三濫技倆,那樣子連我們都饒不過自己。
要糖不要吵?別做夢了…
一年兩年過了,慢慢地,真理逐漸浮現:會吵的孩子真的有糖吃!
可是我們仍然不信邪,正義之神上身,只要有同事拿到好機會或升官加薪,就和其他同事到茶水間說是非道長短,最後結論是不屑的啐一句:「會吵的孩子有糖吃。」好像那樣說可以平撫眾人不滿的情緒,卻發現不自覺的喉頭湧上一股酸味。
也不知道是誰教的,很多人都這麼想,有了真本事,拿出亮眼成績之後,老闆主動給的才是肯定,表示贏得資格賽獲得獎盃;至於自己去要來的,不過是會吵罷了,沒什麼了不起,不值得炫耀張揚。
這就是一般人對有糖吃的觀念和態度,他們過的是被動的人生!
相反的,一般人羨慕的成功人士,都過著主動的人生,不論是職位、薪水、財富,甚至愛情婚姻、或培育出優秀子女……無一不是爭取來。
自信,不是因為條件優
我有一個朋友就是吵著吵著,嫁到好老公、升到好職位、領到好薪水,最後還創業成功,連投資理財都有一套!
你一定覺得這樣好命的人條件完備,包括學歷漂亮、人長得好看、身材一流、講話甜美、個性溫柔,對了,就是林志玲的樣子,才配擁有完美的人生結局。
恰恰相反!她念私立大學,個兒矮胖,講話大嗓門,脾氣既急又躁,原來朋友圈裡最不看好她,不過她可是不這麼看待自己,她的口頭禪是「我相信做得到」,我們常想不透她的自信是那裡來的?
後來知道了!原來自信不是天生的,一般人都以為條件好才可以有自信,其實錯了,是因為相信自己好才有自信,和天生條件一點都不相關。因為有這股莫名的自信,她總認為自己想要的,開口要就會得到,而事實證明的確如此!
畢業後,她先在一家台商工作,自己爭取外派中國大陸,從無到有打出一片天,在當地被一家外商重金挖角。半年之後,發現自己的業績優,薪水卻低於外國同事,便向外國主管爭取加薪,結果也給她成了。
後來她覺得老是給外國人打工不是長久之計,提出自己開公司做中國的總代理,公司竟然答應還入股。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