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i世代」為出生於1995-2012年間的年輕世代,他們通過社群媒體呼吸,彷彿世界盡在觸手可及的螢幕之下。在我們身邊,每4個人就有一個人是i世代,一個新的世代已近在眼前,他們的心理運作和過去世代更是截然不同。如何幫助i世代成長,理解i世代,將是洞悉未來的重要關鍵!
「i世代」到底是誰?用這15點來看看,你的想法夠年輕、夠i世代嗎

從i世代希望年紀更大後能從事的工作來看,更能明顯看出他們的想法。千禧世代反映的趨勢值得先討論:從1970年代的嬰兒潮世代到2000年代的千禧世代,12年級生希望30歲時成為專業人士或管理者的比率急劇上升,雖然真正獲得相應職位的比率幾乎沒有改變。

該調查也問了學生自認有多大的可能性從事自己選擇的工作類型。既然獲得專業工作或管理職的難度比低階工作高,千禧世代的12年級生對於能否得到他們想要的工作,照理說應該沒那麼有自信。但相反地,他們的信心卻比嬰兒潮世代高了一些,畢竟信心是千禧世代的特色。

再來看i世代。i世代的12年級生在2011年加入調查樣本後,期望能成為專業人士的比率就開始下降,到2014年則驟減(見圖7.8)。
i世代翻轉了長期以來朝向高度期望發展的趨勢,變得更為務實。

學生也越來越不確定能否從事自己選擇的工作類型。這項比率在2014年回到1970年代的水平,2015年則進一步下探。總而言之,i世代對於工作的期望比同齡的千禧世代要來得穩健,對於能不能得償所願比較欠缺信心。

對於尋找年輕人才的企業來說,這種態度的轉變最終可能成為絕佳的契機。i世代比之前的千禧世代還要飢渴:他們知道自己需要成功,才能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世界中生存,不過他們不像千禧世代那樣過度逞能。

他們不確定自己能不能成功,而且在職場上高不成、低不就時,可能也不會像千禧世代對自己那麼失望。此外,i 世代的工作倫理也會稍微強一點。

i世代紛紛進入就業市場後,可能會比千禧世代更需要鼓勵,因為他們對於自己和前途比較沒有信心。

這是一個戰戰兢兢的世代,而他們想在不安全的世界裡找到保障。管理者只要能給他們一些保障,以及一些呵護,就有機會和10年、甚至20年來最勤奮的一群年輕人共事。
 

延伸閱讀

  1. 1 平凡小家庭超適用的理財法
  2. 2 不懂得和主管相處,做到死都沒用!新鮮人要練習的3個能力
  3. 3 情境管理:主管必學,驅動組織當責的13堂攻心術
  4. 4 頂尖經理人:從自我養成到跨國管理15堂課
  5. 5 不加薪也能讓員工體驗提升!韋萊韜悅用四個英文字,讓人才理解老闆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