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真正的好友喜歡坦率的說些趣事的你。然而,如果你在意起不是這樣的追蹤者,變成只講些無可厚非的無聊話題,那麼原本親近的人也可能會離開。
現在起,取消追蹤半生不熟的朋友!要重視的人都顧不完,何必在乎不熟的那些某某某

據聞小說界有條共通定律:「有志於當小說家的人,如果怕被讀者討厭,就沒辦法寫小說了。」因此,如同我在第一章寫過的:「觀察自己是否不經意的說別人壞話,是否傷害過對方?針對這一類的事做確認,比確認自己的髮型更重要。」這麼做,改變的效果才會最大。

如果你總是把意識集中在會不會被討厭上面,你的言行舉止就無法自然了。總而言之,別想著要被所有的人喜歡,稍微抱持一點「即使被討厭也無妨」的意識,會比較好喔!

說別人壞話反而受歡迎?

這種「即使被討厭也無妨」的嶄新思路,對於不想被他人討厭的人來講,是有必要的。

譬如,披上奇裝異服也好,或者開個像毒瓦斯一樣嗆的玩笑,比起中立或不表立場,樹立敵人反而更能尋覓同盟。我想應該是沒有「如果這樣做就會被全部的人討厭」這種事。

太過露骨的咒罵別人當然是不對的,也有許多人討厭說別人壞話的人,但還是會有一些覺得「聽別人的壞話好有趣」的人會靠近你。

「因為可以聽到形形色色的有趣壞話,所以靠近;但不知不覺發現自己也變成壞話的主題,就離開了。」結果這變成了常見的現象。

不過,至少這種人始終會是人們矚目的焦點,儘管周圍的人換了又換,在某種形式上,倒是一直都有朋友。

所以,除了在第一章提過的「別人其實不會注意你」、「別人沒有那麼討厭你」,我在此要再附加第三個重點──「被人討厭或被人喜歡都是好的」、「只要有摯友就好」,如此轉念一下,你就可能會變成出乎意料、超有趣的人喔!

努力不被討厭也好,做無可厚非的平穩發言也好,都是把自己的向量朝奇特方向發散的原因之一。

「掌握真正重要的人事物就好。」像這樣果斷的做出明確的判斷,絕對有其必要。

揮別情緒勒索、人情綁架的焦慮陷阱。更多內容請看《可是,我就是會在意!》>>>

延伸閱讀

  1. 1 對事不對人,只是討厭你的藉口…職場人際真相:別把「交情」誤當「友情」
  2. 2 3種社交焦慮,你犯了幾種?內心不贊同卻只能點頭、一邊說「好蠢」一邊按「讚」…
  3. 3 上台流利表達:報告、銷售、演講一次打通
  4. 4 情境管理:主管必學,驅動組織當責的13堂攻心術
  5. 5 從第一現場到決策核心,聯合利華如何增進他的「業務力」,讓公司在台40年始終屹立不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