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精品業的強力行銷攻勢猛烈異常,甚至遊走於必需品與精品間的灰色地帶,不斷撩撥你我的消費欲望。該不該砸錢買精品?你需要更深一層的思考。
到底該不該買精品?

主講——孫正華

精品的流行資訊出現在我們觸目可及的所有地方,但是它的價錢卻不是所有人的荷包都消費得起。如果你是一個簡單的上班族?精品對你的定義是什麼?該買還是不該買?

法國品牌路易威登行政總裁卡思爾在雜誌訪問裡曾經有這樣的對話:「很多人向我反映,要存1個月的薪水才買得起1只LV的皮包,這定價實在貴得不合理!但是,想想100年前的人要存幾個月的薪水,才能買得起LV包包呢?答案是:永遠存不到!」因為100年前,買精品的人都是沒有工作收入的皇室或貴族。

卡思爾釐清了一個觀念:精品就是精品,消費品就是消費品,而一般人真的不必然需要精品。

這些精緻到超乎常理的玩意,說實用不一定實用,一個包包放了電話就放不下粉餅。做一個包,30個步驟就做出來了,但一件精品包可能要弄到250個步驟。

所以如果你的消費只是要保暖、好看,其實有很多成衣、或太多其他的東西供你選擇,絕對能完全滿足一般人實用性的需求,生活大部份的時刻是不需要精品的。精品≠必需品

設計師MarcJacobs前陣子在香港接受訪問時說:「也許你們不相信,但我的襪子和內褲都是在美國的大賣場Wal-Mart買的。」有人會花1,000元買一雙有品牌的襪子,但是大賣場的襪子也不見得不好穿啊!

有人覺得精品快要變成必需品,是因為精品業的強力行銷攻勢,讓你觸目所及都是精品資訊,更不斷向下擴展消費群,開發出很多介於大眾品和真正精品之間的東西,創造一個新的灰色地帶,讓大多數的人都可以買到,嚴格說「精品」與「需要」絕對是兩件事。

我不是名牌的瘋狂者,很多路邊發現的小玩意常常也用得很開心,有些觀眾會誤以為我在電視節目裡穿的衣服都是我衣櫃裡的戰利品,但事實上那些都是為了效果,造型師借來的sample,真實的我,私底下是不太會滿身品牌的。

平時,我會用不太貴的方式,去買看起來還不錯的東西,2、3千元以下的價格,可以挑到一件很暖、品質不錯的衣服,而千元左右就已經可以買到獨特的款式了,例如像MANGO、GAP這些品牌,大概2、3千元,就絕對可以滿足你愛打扮的樣式。精打細算買精品

延伸閱讀

  1. 1 男人公事包=行動辦公室
  2. 2 黃懿文:品牌要有自己的靈魂
  3. 3 累積人脈存摺:15堂創造人際複利的說話課
  4. 4 看見凌宗湧 —洞察花藝和人生的美學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