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許多人活在無法拒絕當好人的陰影中,心理學家兼管理顧問布瑞克在《不當好人沒關係》一書中,呼籲這些習於取悅別人的「好人」,採取行動,為自己活!
不當好人也沒關係!你可以善良,但要有底線

取悅者會沈迷,是因為取悅行為讓他們贏得所渴望的肯定。如果某件事讓你感覺很好,那你就可能會持續去做這件事,以便繼續維持這種美好的感覺。

一般而言,我們生命早期最重要的角色是父母。因此,大部份的孩子會試圖取悅父母,以獲得肯定、安全感。這種看似和諧的親子關係,有時卻因為父母的偏執而變調,讓小孩成為依賴「肯定」而行動的傀儡。

特別是當父母以愛作為條件式的獎勵時,他們就等於將小孩推上尋求肯定之路,最後變成一個取悅者。

當小孩的外貌和舉止能讓父母滿意時,父母就會幫小孩貼上乖寶寶的標籤,也會讓他們感受到愛的價值。但是當小孩無法取悅他們時,愛就被收回了。這樣條件式的父母之愛,對小孩會有深遠的負面影響。

這種取悅症,從兒童時期開始萌芽,隨著年齡增長,慢慢地演變成取悅症的三大成因(包括:取悅心態、取悅習慣、取悅感覺),最後不知不覺成為一個取悅他人,自己卻不快樂的取悅者。

取悅者的錯誤認知

取悅者對人際關係有不正確的假設。例如,別人的需求、期望,比我自己的需求重要,無論如何,我都不應該讓別人感到失望或受挫;我應該永遠抱持和善,不去傷害別人的感覺;我應該永遠快樂歡愉,絕不向他人表現出負面的情緒;我絕不將自身的問題或需要加諸在別人身上;別人應該永遠喜歡我、肯定我,因為我替他們做了許多事情。

大部份的取悅者相信,如果沒有把別人視為優先,就會被人認為是個很自私的人,而自私的人將不值得被別人關愛,最後都會被遺棄,過著悲慘的命運。取悅者認為,必須要不斷付出、做很多事來取悅別人,這樣才能贏得愛和關懷。

取悅者在人際關係中,總是將別人的需求和自己的需要放在不對等的地位,使得自己的生活常常因為必須配合別人而失調。事實上,行事以自我為本位,跟所謂的自私,是不同的。

「施」並不一定永遠比「受」有福,人際關係最好的平衡狀態,是施受兼備。

而要改變這些假設,必須先改變自我觀念中對於「和善」的認識。

不和善沒關係

無法隨時和善待人,沒關係。乍聽之下,這個觀念似乎仍然具有威脅性,因為取悅者長久以來,一直擁有和善這項特質。但是,仔細想想,讓和善成為自我觀念的中心,已經讓身為取悅者的你付出多大的代價?

延伸閱讀

  1. 1 達賴喇嘛給工作人的 8 種解答
  2. 2 屬下犯了錯,我該如何告訴他
  3. 3 管理實戰法則:CEO的16個私房管理工具與方法
  4. 4 高效人生:啟動14天能量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