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今年5月,創刊滿30週年的《天下》雜誌,將過往30年許多新聞現場與幕後的故事,集結成《希望,永遠在路上》一書。
天下雜誌群創辦人、董事長兼總編集長 殷允芃:希望,在「人才」肩上

在這背後,最重要的促成者是《天下》雜誌創辦人殷允芃。身為台灣財經雜誌的龍頭,透過這本書,除了記錄《天下》的成長,更希望提供台灣社會回顧歷史的角度與聲音。

「過去看得多遠,未來才能看得多遠,」殷允芃說。記憶是前進最重要的基礎。

回想30年間的各種故事,殷允芃認為,台灣地小、天然資源不足,只有靠人才和腦力才能在國際立足。所以《天下》創刊第一年,就先以2期封面故事大規模探討台灣的人才議題,並早在1990年即喊出「人才即國力」的主張。

光是這樣還不夠,為了擴大影響力,殷允芃乾脆進一步帶領《天下》從「報導者」變成實際的「運動推動者」。

不管是推出教育特刊《海闊天空》、就業特刊《Jobs & You》,到成立《Cheers》雜誌、《親子天下》雜誌,甚至透過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整合各界資源,帶動偏遠地區學童的「希望閱讀」,延著政策、教育、個人職涯到下一代培育,《天下》對台灣人才的深耕與關注,早已經超越一個單純媒體的角色。

當然,回到企業經營,天下雜誌群對人才培育也有自己獨樹一幟的哲學。《Cheers》雜誌連續7年針對社會新鮮人進行的「新世代最嚮往100家企業」調查,《天下》雜誌每年都居於媒體業第1名,2012年總排名為第25名。

做為許多人心中景仰的「殷老師」,殷允芃如何在《天下》培養出新聞界無數戰將?她又怎麼看台灣人才的機會與挑戰?在《希望,永遠在路上》出書同時,她特別接受專訪,談到一路的觀察與期待。

我始終這麼覺得:
過去看得多遠,未來才能看得多遠。

為什麼有出版《希望,永遠在路上》的想法?

因為去年是《天下》創刊30年,一方面想為自己留下紀錄,另方面,更重要的,也是對那個走過的時代留下紀錄。

在這當中,我有一些感觸。我感覺台灣社會像得了某種程度的「失憶症」,我們不看過去,也不看未來,好像只活在今天。我希望大家的視野能拉長、拉遠,因為我始終這麼覺得:過去看得多遠,未來才能看得多遠。

如果社會沒有共同記憶,覺得歷史不重要,是很難凝聚感情的。所以我的出發點,是希望大家善待自己的過去,對於走過的日子、有貢獻的人,都抱著多元與尊重的心情。

延伸閱讀

  1. 1 如何成功轉戰熱門行業?
  2. 2 我離開UCLA研究所的原因
  3. 3 【實作練習】秒懂Web3 ! 數位商機洞察課 - 區塊鏈、元宇宙、NFT
  4. 4 情境管理:主管必學,驅動組織當責的13堂攻心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