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站在工作的面前,他們困惑又徬徨;然而,他們面對的挑戰,卻也棘手而難解。 上班,有那麼難嗎?從社會、企業、父母到個人端,究竟能採取什麼行動來改變現況?
別只問「誰對不起誰?」,先問「我的人生怎麼了?」

在診間看盡世情百態,接觸無數個案的王浩威,對於近來甚囂塵上的青年議題論戰,有著各方人馬自持立場,卻把問題複雜化的感慨。

他認為,青年跨越職場難關的當務之急,不是一味追問「到底誰對不起誰?」而是自問:「我的人生怎麼了?」「人生終究是你自己的,永遠要回頭去想這個問題,」王浩威衷心地說。

當然,大哉問不見得馬上可解,但至少不能放棄。如果你也是為「上班好難」所苦的眾多身影之一,不妨從幾個基本的訓練開始做起。

首先,刻意、甚至強迫自己,脫離可以依賴的環境,掙開保護。每個世代都有新的可能性,但這必須靠自己發掘,「父母無法幫你找,他們那個時代的可能性,不會是你的可能性。」王浩威指出。

另外,當知識、文憑不見得能直接導向在職場生存或出線時,真正需要加強的裝備是什麼?恐怕是從做中學、從磨練中成長的「實用智能」(practical intelligence)。

「實用智能」是美國知名心理學家史坦伯格(Robert Sternberg)提出的概念。它指的是一個人能隨著環境改變,做出調適與選擇,好創造最大效益的一種能力。例如,能體察環境,知道在什麼時候說什麼話、做什麼事,如何和人互動。

它有點像是街頭智慧,是種實用的處世能力。它也是擊敗職場不適症候群最好的處方。

至於該如何培養?最簡單的方式是:做就對了!像騎腳踏車,就算看了很多書、拿到機械力學博士,但沒有真正下場騎幾圈、摔個幾次,永遠學不會。面對職場也是一樣,一直逃跑退縮,就很難變得更強壯。這是一種「行而後知」的能力。

今年農曆年,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送出一個大紅包,對象不是旗下員工,卻是3個來自開平餐飲學校的實習生。他們才17歲,結束一年實習後,又主動多留下來一個半月,幫忙飯店因應營運高峰,直到開學前一週才回去。因為表現認真、出色,從主廚、領班到沈方正,每個階層的主管都忍不住包紅包送給他們,表達謝意,「聽說還不只我們這幾個,」沈方正笑著說。

延伸閱讀

  1. 1 先談情,再談法,阿姨小妹都是服務尖兵
  2. 2 牛年重開機!丟掉過往的成見與限制,你才能獲得更多新的機會
  3. 3 精準用人學,獵頭CEO的獨門心法
  4. 4 破除領導盲點,團隊管理的13個致勝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