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很少有企業家,在訪談時能深入分析國際政治、經濟,理性地談工時與效率,還能感性地聊卓別林、莎士比亞、莫泊桑和《紅樓夢》,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卻非常自然地在這些話題中流動、轉換,讓人深刻見識到他擁有的是一個思想寬闊、情感深厚的人生。
你可以掛念工作,但更該掛念生活!張忠謀:人生的主導權在自己

input(投入) ╳ efficiency(效率)=output(成果)

很多企業還是希望員工做愈久愈好,為什麼會有這種崇尚長工時的文化?

我是看成果的人,員工辛苦得要命,反而對公司不好。至於為什麼長工時,我想大概是因為這些企業一直都不是在世界上競爭的企業,完全是靠labor(勞力),不是靠innovation(創新)。

在經濟學裡,成長的因素包括了capital investment(資本投入)及人力,20世紀初,多了一個productivity(生產力),1970、1980年代則又多了「創新」這一塊。

台灣的雇主好像總期望員工做得多一點,這反應他們還是只看capital跟labor這兩個因素。但老實說,台灣多數企業並不是capital intensive(資本密集型),若要成長就得靠人力的投入了。

《Cheers》曾做過一個調查,很多人長時間工作的理由,是自己求好心切。台積電應該也有這樣的員工,你會如何和他們溝通?

我還沒遇過這個機會,但假如我有機會的話,我會告訴他,重要的是output,不是input。你做多久是input,但在output與input之間,有個第三因素,就是efficiency(效率),input乘上efficiency才等於output。

所以,他工作50小時,而你求好心切,比他多做20%變成60個小時,但他的效率比你高30%,成果還是比你好。效率高30%很容易喔,老實說,我覺得我開會的效率,就比絕大部份的人至少高出50%。

所以我們常自以為時間不夠,其實是沒有好好思考如何使用?

不必這樣以為,時間總是不夠的,就不要擔心這個,擔心點efficiency吧。


半導體教父的一週工作生活分配

張忠謀自25歲開始,就力行每週上班時間不超過50小時的原則,他也以週為單位,安排了平衡的工作與生活模式:

終身學習:10~20hrs

家庭生活、社交、個人興趣:20~30hrs

運動:8hrs

工作:50hrs

睡眠、休息:70hrs

下班後的終生最愛:閱讀

禮客時尚館董事長翁素蕙曾邀請好友張淑芬和張忠謀夫婦,一起參觀她位於台北木柵「159文創莊園」裡的《紅樓夢》壁畫屏風,當大夥看到劉姥姥進大觀園的畫作時,張忠謀是唯一點出劉姥姥三進大觀園的人。此後,翁素蕙邀請友人看畫,一定會補上這個問題:「你知道劉姥姥幾進大觀園嗎?」至今仍未有人答出來過。

延伸閱讀

  1. 1 「下班了,今天我要去:______。」把工作做好,不見得非要犧牲生活
  2. 2 台積電宣布:董事長張忠謀明年6月退休!張忠謀:沒有一時一刻不掛念公司,但時間主導權在自己
  3. 3 情境管理:主管必學,驅動組織當責的13堂攻心術
  4. 4 讓老闆懂你:20堂傳承給中階主管的職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