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現在的我,就算沒有讓自己太滿意,至少,千錘百鍊後比較堅定成熟。現在的我是由許多舊日的錯誤決策改正又改正後的、一個還可以接受的版本。那些錯過的路還是有意義,雖然……有的意義不大,付出的代價很多。
吳淡如:人生這條路沒有GPS,耐心地用你的方式走下去

不到二十歲,就收到國中同學的帖子。在我長大的小鎮,二十歲算早婚,但也還沒早到太驚人。

我記得大學二年級時的暑假,開唯一一次的同學會,那一位班上最乖巧的女同學,已經帶著兩個小孩前來,大的那個已經蹦蹦跳跳了。

出社會後,進入了抱怨「薪水還來不及付紅包」的階段,喜帖一張一張飛過來。辦婚禮的人都興高采烈,還找不到理想的伴可以結婚的,心裡難免有怨氣:為什麼就我一個人那麼淒涼,那個「對的人」到底在哪裡?

然後,很快地,第一張白帖,在前中年之前一定翩然而至。

剛開始,是好友的父母,親戚的父執輩。

然後,長輩的狀況越來越多。如果白帖是死神送來的警鐘的話,到了中年之後,這些連續的刺耳聲響,已經讓我們疲憊、習慣到不再驚慌的地步。最刺痛的那一聲來自最親近的人。

我們終究會讓自己明白,這是逃不了的,再怎麼一生平順。

緊接著,另外那種的「第一張」白帖,才能狠狠地扎了我們的心一下。

它竟然來自與自己同年齡的人。

出於事故,或出於疾病。當我們還在為現實生活的種種憂煩時,他悄悄地先行離去,不再困擾了。

有的白帖並沒有具體寄來,但聽一次唏噓一回。

人生邁入下半段之後的同學會,每一次,都會聽到各式各樣的故事:有人告訴我,高中時那個田徑社裡最高亮麗的女孩,訂婚後的第二天,在美國加州發生了車禍,再也聽不到情人的嘆息。

大學時那個笑聲爽朗的隔壁班同學,在歐洲念博士時,某一天發現自己站不起來,一檢查,原來是骨癌,從此沒能再行走,久久沉睡在異鄉。

念研究所的學長,不過四十二歲,某上市公司財務長,有一回加班晚歸,泡了個澡,過勞的他被發現時已無氣息……

就算我們想要跳過這些故事,不想聽見那一步一步逼緊的警鈴聲,我們都無法忽略,人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而憂思難忘。

而中年的我們,多數無法宣洩也無法來得及思考,仍被忙碌與疲倦困住。有一天我忽然悟到:其實告別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一天我們要想念我們的記憶。

延伸閱讀

  1. 1 【談告別】7個離婚心理學:學會分離,才能好好相聚
  2. 2 老爸的人生退場:離開的那個人,總是用自己的方式跟身旁的人告別
  3. 3 看見凌宗湧 —洞察花藝和人生的美學百態
  4. 4 上台流利表達:報告、銷售、演講一次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