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共享經濟,是近年全球創業圈逐夢的關鍵字。而從不少新創團隊的起落可看出,新科技並非唯一重點,最終還是要回到市場需求端,並建立供需雙方的信任。團隊必須從「網路行銷者」轉換成「企業經營者」心態,才可能做得久。
創業啟示錄:共享經濟的夢想與現實

這兩年最夯的名詞是什麼?「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絕對當之無愧。這個創新的運作模式不僅席捲全球,更堪稱目前新創企業圈裡最熱門的概念之一。

其實,回溯起來,共享的概念並不新奇,它早就存在於生活之間,像台灣民間早期的標會、美國行之多年的汽車共乘,都是以共享為基礎的活動。當然,它之所以在此刻成為推動新經濟的重要觸媒,關鍵還是在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以及網路支付工具的多樣化。

因此,英國政府發表的〈解放共享經濟獨立評論〉(Unlocking the sharing economy: An independent review)文中,為共享經濟下的定義就是「藉由網路平台分享個人的資產、資源、時間及技能,而個人從分享資源中也能獲得金錢」。

創夢市集總經理邱正生則進一步分析,共享經濟能讓全世界為之瘋狂,在於透過有效率的網路分享平台,把手上用不到的閒置資源分享出來。不僅價錢比傳統服務便宜,提供的服務或產品各具特色,更讓網路世代在使用時,為生活帶來新體驗或小驚喜,這是讓共享經濟服務廣受歡迎的原因。

共享平台+O2O,才能形成完整生態圈

「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這個廣告詞可說是共享經濟最貼切的寫照。以「使用代替擁有」的共享觀念,源自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後,人們警覺到生產過剩的問題,也迫使大家必須更積極思考如何利用閒置資源開源,並降低消費。

共享經濟順勢推動資源重新分配,讓需求方、供給方和平台方各取所需的模式,正好搭上這股需求浪潮。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估計,到2025年,全球共享經濟產值將高達3,350億美元規模,如此龐大的市場,自然吸引新創業者競相投入。

面對Uber、Airbnb、TaskRabbit、ShareDesk等國際巨型獨角獸的快速擴張,台灣人如何運用共享經濟創造價值,發展具備台灣特色的共享新事業?

共享經濟分享的是個人資源、時間及技能,這些都是實體資產、商品或服務。因此,除了前段在共享平台上公告供需雙方資訊並快速配對,接下來提供產品或勞務,完全是線下(也就是實體)活動。換言之,「共享平台+O2O(Online To Offline)」兩者俱備,才能形成完整的共享經濟生態圈。

台灣團隊失敗主因:線下服務評價不夠好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的報告指出,56%的受訪者選擇共享經濟服務,是被「低廉的價格」吸引,32%則是因有「更多的選擇」。但台灣創意工場投資長何明彥認為,共享經濟發展的核心,還是在「信任」。

延伸閱讀

  1. 1 傳統銷售vs.大平台:滿滿的「大平台」來襲,傳統產業商業模式得借力使力!
  2. 2 創業靠數字,掌握現金流才能勝出
  3. 3 【實作練習】秒懂Web3 ! 數位商機洞察課 - 區塊鏈、元宇宙、NFT
  4. 4 情境管理:主管必學,驅動組織當責的13堂攻心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