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感到倦怠的時候,「向外出走」總是好誘人……
旅行結束後,才是真正的開始

旅遊作家、生涯與企業講師藍白拖(劉哲瑜):

我畢業後在電機公司當業務。曾經嚮往這份工作,現實落差卻很大;我的績效不佳,和主管互動也讓人沮喪,他不時問我:「你覺得你真的適合做業務嗎?」工作一年半後,28歲的我帶著存下的30萬元,留下字條、揹起背包就出走了;接下來一年,我獨自走了13個國家。

現在回到台灣已經3年了。回頭看,我並不覺得當時出走的自己很「勇敢」,反而是因為絕望、不知道留下來還能做什麼?原本期待在旅行中找到新方向,然而今天的我卻必須承認:當時並沒有找到。

不過,一路上我重新思考了很多事。我遇見很多人,看見他們懂得「付出」、努力投入工作,我體認到承擔責任的意義,所以又迫不及待重新投入職場。我發現:旅行可以拓展人生廣度,工作則是增加人生深度。

回國後,我繼續擔任業務。因為出走時就定下「回國後要好好工作」的目標,我真心想在曾跌到過的地方爬起。當然,偶爾會想起放蕩的日子,有過離職念頭;有一天我問自己:同樣是遇見困難,為什麼不能把旅途中的勇氣用在工作上?可以不顧一切去旅行,為何不能放下一切去工作?

很多人問:對工作疲乏,該不該出走?

我的體會是:旅行會讓你成長、看見更多可能,但它不會給你一切答案。比起在家漫無目的,它固然是往前走的一種方式,但別忘了:旅行結束後,才是真正的開始。若對職場有所迷惑,重新思考工作對自己的意義,才會有答案;否則出走後,你可能會比出走前更迷惘。

因此,無論選擇是什麼,最重要的是學會「喜歡自己正在做的事」、品嘗當下的生活;如此一來,無論工作或是出走,才會真正有所收穫。

延伸閱讀

  1. 1 如何定義一場美好的旅行?旅程結束後,帶回一個嶄新的自己
  2. 2 旅行的意義,只有自己最知道!
  3. 3 情境管理:主管必學,驅動組織當責的13堂攻心術
  4. 4 頂尖經理人:從自我養成到跨國管理15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