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隨著越來越多人將時間投入進去,人,更空虛了;臉書與新聞,更依賴了。這是一種奇怪的奴役現象,有點類似前陣子商業週刊提到的:「貧窮卻滿足的氛圍。」不敢做夢、得不到認同,於是群居在網路上取暖,儘管現實生活中的心靈是乾枯的。
台灣人為何依賴臉書與新聞網站?沒成就感、太窮,需要認同

根據Facebook官方2013年的數據顯示,台灣人每天至少一千萬人上臉書,使用率世界第一;而台灣人上網時都在做什麼呢?創市際的調查顯示,扣除入口網站(如雅虎),絕大多數人上網最愛看的網站,都是新聞網站。(除了15到24歲這個年齡層,娛樂、影音更受青睞一些)台灣人為什麼這麼依賴「臉書」跟「新聞網站」呢?我認為背後至少有四個關鍵因素。

每到放假日,我都會很習慣的跳出「媒體第一現場」這個框框,從多數使用者的角度搭配科技的進展,觀察整個時代巨輪的轉變以及它背後的形成因素是什麼。無論媒體的未來會怎麼變,終歸離不開「人」的基本需求,以及外在環境的交互影響。

現在的新聞與臉書,說穿了都是往同一個方向在前進:破碎化(斷章取義、寫的東西永遠不全面)、個人化(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被放大檢視)、族群化(激發族群認同與族群攻擊)。

這些現象的背後,其實道出了幾個台灣現況:

一、台灣的網路硬體普及度極高,人人都無可避免的被捲入網路大環境當中

二、台灣人的心思普遍空洞,所以雞毛蒜皮的事才會這麼容易被放大檢視,所以才這麼多人把所有時間投入網路論壇的爭吵當中,儘管吵贏了依舊什麼也沒有。

三、台灣人的的薪資中位數(不是平均哦)較低,不敢做夢,工作上的成就感可能也低,貧賤夫妻百事哀。所以迫切的需要被認同(潛意識的),經常發美食照、自拍照、時事評論、情緒上的小短句,希望藉由讃數的提高、朋友的一兩句話安慰,獲得某種情感上的抒發、同儕聚集的假象。(儘管他知道,這是很虛無的成就感。)

四、隨著越來越多人將時間投入進去,人,更空虛了;臉書與新聞,更依賴了。這是一種奇怪的奴役現象,有點類似前陣子商業週刊提到的:「貧窮卻滿足的氛圍。」不敢做夢、得不到認同,於是群居在網路上取暖,儘管現實生活中的心靈是乾枯的。(當然,肚子是飽足的。)

你說,臉書真的那麼好用嗎?雖然一堆人罵,但是大家根本離不開它。這就像Apple iPhone 6的推出一樣,你說它真的很美嗎?一堆人說它醜,包括我,但是人家銷售破紀錄是鐵錚錚的事實啊。當這一切與你的生活背景相結合,你就變得很難離開它。

延伸閱讀

  1. 1 臉書和LINE這樣用 業績、效率三級跳
  2. 2 上班族最可怕的噩夢:對外界沒興趣、沒感覺、沒想法,只剩下美食與自拍
  3. 3 頂尖經理人:從自我養成到跨國管理15堂課
  4. 4 破除領導盲點,團隊管理的13個致勝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