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有按時紀錄婚姻日記的夫妻當中,70%的婚姻關係有了顯著改善。
改善婚姻關係,就從寫婚姻日記開始

夫妻關係陷入泥沼,爭吵比和睦多的時候,該怎麼辦?試著和對方溝通,卻是兩人越說越生氣,往往不歡而散。

認知行為療法的創始人阿隆.貝克建議,此時夫妻不妨開始寫「婚姻日記」,把對方讓自己覺得愉快的行為,按照順序記錄下來。

陷入爭執習慣的夫妻,往往會養成一種負面觀看與表列的惡性循環。對方的付出與善意完全沒被看見,只看見對方的惡意與傷害。相反的,只看見自己在關係中的付出與善意,卻沒看見自己對伴侶的傷害。這種「選擇性記憶」的結果,就是覺得自己是婚姻關係中的受委屈者被傷害者。

心理學家認為,人有「確認偏誤」。我們會根據我們的預先已經擁有的偏見,去尋找支持、強化自己偏見的證據。

因此當夫妻關係已經陷入僵局時,夫妻雙方都只會記得對方對自己不好的部分,卻看不見對方對自己好的部分。

想破解此一僵局,就是強迫自己撰寫婚姻日記,而且只能記下對方對自己的部分。

貝克.阿隆發現,有按時紀錄婚姻日記的夫妻當中,70%的婚姻關係有了顯著改善。

說穿了道理很簡單,就是透過紀錄的方式,提醒自己修改對伴侶的認知狀態。

從低估伴侶在婚姻關係中的付出的認知偏差狀態中解放出來,讓我們能夠更客觀的理解夫妻之間的互動,以及配偶在婚姻中的付出。

當人設想對方對自己是惡意的時候,就只會在生活中尋找對方對自己不好的事證,強化自己的認知偏誤,長此以往,將摧毀夫妻感情。

就好像那些職場上我們討厭的人,我們只會記得那些人所作所為中讓我們不愉快,令我們討厭的事情,卻對他們所做的好事不聞不問。因為我們已經落入認知偏誤,只會搜尋對方是壞人的事證,來強化自己的認知。至此我們已經無法接受對方可能其實是好人的狀態。

試著想想,看自己是否都從負面表列的態度思考配偶的作為?是否太少從善意的角度思考配偶的付出與犧牲?

如果是,或許你應該要考慮撰寫夫妻婚姻日記,調整一下對配偶的認知偏差,以免繼續下去毀掉自己的婚姻關係。

(本文原刊載於Cheers CLUB 管理.人脈.新連結)<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1. 1 法式戀愛學:在感情關係中,妳應該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另一半的生活
  2. 2 鄧惠文:處理失落感,家庭關係不能「順著習慣走」
  3. 3 情境管理:主管必學,驅動組織當責的13堂攻心術
  4. 4 高效人生:啟動14天能量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