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人生呀,本來就是高高低低,到最後值得懷念的必然是走過「低」的那段日子。人生呀!是走出來,不是開超跑出來的,只有放慢速度才能欣賞人生。
放慢速度,才能欣賞人生

人生是一段知道開始也知道結束的旅程,走在其中,享受的是過程。

美國有部電影《命運的十三個交叉口》(英文名:13 Conversations About One Thing,二〇〇二年金馬影展上映),劇中有句對白:「人生只有在回顧時才會發生意義,但我們卻急著瞻望未來。

於是我發現,走呀走的,以前認為無聊的每一個逗點都充滿意義,終於明白享受便是「接受」,無論喜歡或不喜歡的、悲的或喜的。

二十世紀印度(如今應該說是孟加拉)小說家班那吉(Rakhaladasa Banerjee)寫過一個故事,大意是:

釋迦牟尼死後,大家對他的印象都是垂耳、捲髮、身材壯碩,其實這是佛祖死後九百年的雕像模樣,並不精確,有個比丘聽說其實在佛祖死後不久,留下一尊他的木刻像,那才是佛祖真正的相貌,比丘決定去尋找。他找到了沒呢?

比丘的說法是:

「我是個比丘,在尋找的旅途上,施主往我托的缽裡放什麼,我都珍惜。我沒有權利挑三揀四。以前佛陀的一個弟子發現他的缽裡竟有塊豬肉,他什麼也沒說的就吃下去。」

我提到這篇小說倒不是說贊成出家人吃肉,而是一旦學會「接受」,所受到的約束會更少,人便自在了。因此我相信比丘找到了佛陀真貌。

繼續走,回憶不停跳現在走向未來的路途中。五零年代的台灣物資缺乏,可是單純的生活並未壓制快樂。那年我小學三年級,班上來個轉學生,她比我們大兩歲,個子也高,據說留級多次。中午吃便當,她總用便當盒蓋遮住大半個便當,筷子小心的從縫隙伸進去夾出一小撮的飯再慢慢的放進嘴裡。有個男同學惡作劇,搶她的便當盒蓋,然後她的午飯全暴露在我們眼中,壓得滿滿的飯上只有兩三片醬菜。

她哭了,趴在桌上的痛哭。我們手足無措,我想,我們可能知道闖了禍;我想,可能我們不知道怎麼面對她的便當。然後有個女同學捧著她的便當走來,幾個女生圍在一起換菜吃,不久,純米飯的便當盒內出現變化,有半個荷包蛋,有半片火腿,其他女生則津津有味的嚼起醬菜。

到現在我還記得那個女同學,她沒有念完小學,因為她得回家幫忙帶弟妹,有時候也會揹著弟弟來學校站在操場一角遠遠望著我們,等中午下課大家繼續一起吃便當。

延伸閱讀

  1. 1 越是擁有完美履歷的人,越難以改變--離開體制,對未來的人生負責
  2. 2 連午餐吃什麼都決定不了?迷失方向時,記得先找回「喜歡」的心情
  3. 3 看見凌宗湧 —洞察花藝和人生的美學百態
  4. 4 上台流利表達:報告、銷售、演講一次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