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擁有高學歷不見得找到好工作?AI機器人取代半數工作?20之後的年輕世代,面對這個無國界的高度競爭時代,李偉文醫師建議堅持人要依著自己的興趣與熱情,追求自己的夢想:「夢想像北極星,指引我們人生追尋的方向」。
李偉文醫師:100分失敗者的年代,更需要夢想

迷惘是好事,人生永遠有再選擇的機會

高中時代,我參與編《建中青年》,那是報導文學開始興起,也是臺灣社會整個天翻地覆的時代。那時候,我的夢想是替弱勢發聲,報導社會底層像礦工、妓女的故事。

後來我認為自己的能力與才華,不足以支撐夢想的實現,於是選擇比較安穩的醫學之路。對年輕時候的自己,這看似一種妥協,回過頭來看,雖然我走了比較務實的習醫之路,但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做從中學以來最想做的事:

幫助別人,我和幾個好朋友共同成立荒野協會,花很多時間推廣公益活動,一年演講超過兩百場。

年輕時的每個當下,面對選擇的時候,我們都以為選了就沒得回頭,但其實不是的,「人生永遠都有再選擇的機會」。

生命本來就是彎彎曲曲的,跌跌撞撞的,年輕時的迷惘是正常的,迷惘是好事,代表你有在思考人生,到最後,還是會走到你真的想做的事情上。

(圖片提供: LINE TV)

目標像地圖,夢想像北極星

常有人把夢想與目標搞混了,大部份的人很會訂目標,但是卻不知道什麼是自己的夢想。我認為「目標像地圖」,是具體可達成的,有預定完成與時間的起始與終點;「夢想則像北極星」,指引我們追尋的方向,有點像是天職與使命,在我們離開這個世界前,都能時刻向它趨近,天天都會有新的進展。

如何把具體目標化成抽象夢想?當你訂出目標,再去想背後的原因,答案自然浮現。

比方說,如果你的目標是想當博士,背後的理由,可能是希望受人尊敬,為了有穩定工作和收入,那麼,你真實的夢想,其實是成為受人尊敬或有穩定工作的人,你的人生就有更多選擇與可能性,不侷限於努力取得博士學位。

目標讓人感到沈重的壓力與挫折,但當我們一提到夢想,眼睛就會發光,充滿了熱情。

(圖片提供: LINE TV)

呼朋引伴,讓夢想之火不熄

找到夢想之後,該如何讓夢想實現呢?最重要的是,要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如同《20之後》,不會是主角一個人的夢,而是四個好朋友一起做的夢。

(《20之後》邱冠徵篇:角色預告)

延伸閱讀

  1. 1 《20之後》女主角Janet謝怡芬:夢是免費的,列出清單一件件去實踐
  2. 2 《台灣青年的迷惘--讀者給酷青的一封信》人生的力量,在於活出你喜歡的自己
  3. 3 頂尖經理人:從自我養成到跨國管理15堂課
  4. 4 情境管理:主管必學,驅動組織當責的13堂攻心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