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我從不偷懶,投入時間也不比別人少,但效果不彰,這段過程讓我更想學習科學化的訓練方式,當老師教人…
「我從不偷懶,但卻沒有別人跑得好」熱血教練自費30萬學體育訓練,把奧運教練帶回台灣

強颱利奇馬登陸前夕,狂風和驟雨已經開始發威,苗栗縣頭屋國中的操場上,卻有9位田徑隊的學生冒雨練跑,正如過去一整個暑假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場邊除了教練潘家良,還有3位來自美國奧運訓練基地的高階運動教練、1位台籍物理師,週四特地從台北南下來指導他們。

「馬克操(熱身動作)的過程,手要擺動到臉的正前方」、「跳上軟墊時,要上下揮動雙臂,落地時腳抓軟墊,跳越高越好。」

在美籍教練的指導下,學生不只是練速度,花上更多時間練肌力、爆發力,連每個階段的休息時間長度,都按照運動生理學算得精準。

這是35歲的潘嘉良一直想做的事情,讓學生擺脫台灣體育界過時的訓練方法,給運動員科學化的訓練,「這幾年來,我花了超過30萬進修!」他自費參加教育部、民間開設的各種科學化運動講座、論壇,幾次聘請Peak Force外籍運動科學教練團隊,訓練苗栗頭屋國中田徑隊。例如曾指導過「台灣最速男」楊俊瀚的前奧林匹克訓練基地高階運動表現教練、日籍知名運動科學權威佐藤公威,3小時學費就要花上七、八千元,他自掏腰包買單。

課程中還包含英文課,透過學習運動相關單字、對話,激發學生求學動機。潘嘉良回想,有個學生第一次上完英文課跟他說,因此對英文更加有興趣,想更直接聽懂外籍教練說的話,不需要透過翻譯。說這段話的同時,他露出笑容,不難發現,學生的正面回饋,是他堅持下去的動力。

潘嘉良在田徑隊員面前是嚴師,私下談起學生,卻是堅定而溫柔的守護者。他提到自己從小為了圓田徑夢,國中時,不惜和重視學業的家人「激烈溝通」,每天下午三點請假,跑去找小學田徑隊教練、和一群小學生作體能訓練,結束後再到補習班補升學進度,每每到晚上十一、十二點才回家。

「我從不偷懶,投入時間也不比別人少,但效果不彰,這段過程讓我更想學習科學化的訓練方式,當老師教人。」

潘嘉良形容當年訓練短跑的方式,多是短時間內高強度運動,「跑太多了,都是增加有氧耐力,卻沒有訓練爆發力、肌力。」考上師大體育系畢業後,潘嘉良漸漸懂得運動生理學、營養學、解剖學等重要知識,才發現過去的種種練習方法,放錯了時間和對象。

延伸閱讀

  1. 1 郭婞淳:人生不只是贏得比賽
  2. 2 攜手丈夫創辦泳校,持續改革台灣體壇!前國手丁妹:游泳是我最能回饋社會的事!
  3. 3 破除領導盲點,團隊管理的13個致勝法則
  4. 4 管理實戰法則:CEO的16個私房管理工具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