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發大財」不僅是2019年台灣社會關鍵詞,也幾乎是每位工作者的願望之一。然而在此同時,低薪問題改善程度有限,勞保基金存續議題持續延燒。面對各方財務逆風,台灣工作者如何突圍?20、30、40世代的工作者,各自又有哪些功課?
別以為年輕人都不理財!獨家青世代理財調查:逾6成有在規劃,最愛用的工具是「」

為了瞭解台灣25歲到45歲的青世代理財行為與潛在阻礙,《Cheers》雜誌公布首次《2019年青世代理財調查》

在這次調查中,得到四個重要發現:第一,雖然台股2019年以來漲幅將近20%,但青世代財務自評平均卻只有4.9分;第二,青世代並非不理財,反之高達6成有理財規劃;第三,青世代雖然有投資,但是風格偏向穩健與保守。最後,「斜槓」經濟發酵,平均每5位青世代工作者,超過1位有第二收入來源。

發現一:青世代財務自評僅4.9分,最擔心「收入成長有限」

調查發現,25歲至45歲之間的青世代理財滿意度,平均滿分10分僅拿下4.9分,自評財務在5分以下的比例高達58.4%,顯示多數青世代對於自身財務狀況仍不滿意。若進一步分析,「收入成長有限」(40.9%)與「儲蓄累積太慢」(26.5%)是青世代最主要財務憂慮因子,比消費紀律(13.1%)、投資表現(9.6%)與扶養負擔(9.0%)要高出不少。

如果進一步就年齡來區分,30歲以下平均4.8分最低,最高則是41歲以上的5.1分。儘管從數字來看,年齡增長似乎意味著財務狀況的改善,但其實各有課題。例如扶養負擔的問題在36歲以上開始浮現,從30歲以下的4.9%,41歲以上成長至13.0%。另外對於30歲以下僅5.4%的人憂心投資表現,但在41歲以上族群增加到15.3%。

發現二:青世代不理財?逾6成有投資理財規劃

年輕人不理財,難道是青世代對財務表現不滿意的主因嗎?並非如此。

一反過去「年輕人不理財」刻板印象,青世代對投資理財事實上已形成一定程度的共識。

調查發現,有投資理財規劃者比例達63%,且有投資理財規劃的人對於財務狀況也更有自信,自評分數達到5.4分,要比無理財規劃者的4.07分高出不少。

在眾多理財工具中,有投資理財習慣的受訪者偏愛股票(52.2%)與儲蓄險(50.2%),另外定存(43.9%)、基金(36.4%)與醫療險(35.3%)分居3至5名(見圖表1)。近期力推的ETF雖然比例也有12%,但受重視程度仍不如傳統熱門商品。另外在投資決策選擇上,閱讀理財書籍(43.0%)、親友建議(28.0%)與媒體報導(13.8%)是最主要來源。

延伸閱讀

  1. 1 理財小白也學得會:用3張表格,開始理財
  2. 2 青世代渴望財富自由,但財務表現連2年不及格
  3. 3 品牌實戰學:讓品牌為你實踐倍數成長
  4. 4 聲音決定你是誰:讓服務、銷售、提案成功的聲音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