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王婷瑤決心從收入優渥、花錢不手軟的都市人,搖身一變為下田插秧、釀果醬的農婦,其中關鍵,在於六、七年前的一場大病。
一場大病,她放下收入優渥、花錢不手軟的都市生活:我很感恩,還能夏天泡在海裡,賺點錢

有節奏的學習是提升自我的成功關鍵!隨時掌握最新工作趨勢、偷學業界大師小撇步>>>

健康的小麥膚色,在王婷瑤身上,好像停留了一輩子之久。日頭炎炎,她三兩下穿上潛水鞋,穿梭在花蓮石梯坪的潮間帶,向遊人細數各種螃蟹、海藻、魚蝦、貝類的名字,語句清晰、神情淡定。 

解說到一半,突然,她手指向不遠處的外海,一艘「停格」在太平洋近海的小漁船,皺著眉頭喊:「誰來幫我打電話檢舉!」

原來,這個不時上演的場景,是來自非法捕撈的漁船。他們的違法作業不僅滅絕物種,還讓幽靈漁網成為垃圾,纏住海龜、破壞珊瑚礁,成為生態浩劫。

「要檢舉,還得拍到漁船編號,等到海巡署派船來,他們早就走了,」王婷瑤嘆了口氣說,全球漁業的過度捕撈使外海愈來愈少魚,為了生活,漁船更加肆無忌憚地在近海捕撈。    

花蓮豐濱不是王婷瑤土生土長的家鄉,卻是她看過人生大起大落後,決定島內移民的最終所在。5年來,她致力於花東縱谷環境教育,成為鄰近4、5個學校的獨木舟、水域安全、潛水教練,帶著幾乎已遺忘傳統的部落孩子,重拾大自然的記憶。

從下海到下田,她用人脈和熱情開啟對話空間

她自己種田,成立「下鄉行動」工作室及「依浪」團隊,帶著原住民青年擔任教練,讓都市人從各種體驗出發,傳承阿美文化與記憶,繼而親近、愛上、守護海洋。

她成為重要的橋樑、連結者。王婷瑤協助前台北市文化局局長、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劉維公負責的東管處計畫,以及長期關注花東發展、嚴長壽董事長成立的「公益平台基金會」,連結花蓮豐濱在地業者更多對話討論,發展觀光。

「有一次到當地訪視,在車上,她跟我談了不少對當地的想法,很有熱情、也結合她在海上運動和旅宿的專業,」劉維公說,目前進行中的「雙濱生活趣」計畫,結合花蓮豐濱、台東長濱景點,試圖打造及行銷在地深度旅遊。他認為,花東的產業要發展起來,一定要「打群架」。

而王婷瑤的行動力、熱情,正是近年許多返鄉、定居花東「地方創生」青年的縮影。

延伸閱讀

  1. 1 自組海洋志工隊、開獨立書店,小琉球「島民」用行動推廣綠色教育
  2. 2 辭掉年薪百萬工作,工程師返鄉當農夫:「以前在台北慾望無窮,好像每天都在跟人比較。」
  3. 3 破除領導盲點,團隊管理的13個致勝法則
  4. 4 文創商機:從產品到風格營造的16堂創業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