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當評價襲來,別照單全收,等沉澱過後,再看看有沒有禮物或黃金包在其中,有則笑納,無則放下。
建立你的「鈍感力」:讓自己在尖銳的世界裡,能從容活下去

練習培養超無敵鈍感力

別人的情緒回饋不需要照單全收,越高敏越需要鈍感力平衡。

身為高敏群的一員,我一路上走來「承攬」的批評指教跟大家一樣多,但是因為特性使然,強度更是高上許多。坦白說,我也曾經因此很痛苦。雖然時間最好的禮物,可以慢慢地學會了解自己並與自己的敏銳達成和解;但或多或少,還是對於自己具有過於介意外界眼光的「高感度」而感到困擾。這一切終於在「鈍感力」一詞出現在我的眼前後得到了最佳註解。

原來,鈍感力可以是高敏群用以平衡生活的一種方式。

不管是不是高敏族群,以往的我們總是被教育並且要求要敏銳地觀察別人的感受,也因此變得很容易因為別人的評論而影響自己的生活。昨夜睡前刷到了某位教授在臉書分享的的影片,裡面的主角提到自己因為老師說他一輩子不可能成為演說家而18年不碰麥克風和演講。即便自己很熱愛,即便全世界都肯定他,但他還是覺得自己辦不到,因為他「相信專業」。

就只因為老師是「專業的」,所以當老師說他不能,他就頑執地相信著。當然他的人生後來得到了突破而成為一個成功的演說家,不然也不會有這段影片分享。但仔細想想,那樣輕飄飄的一句話,居然他18年的人生中造成如此巨大的影響,著實令人覺得可怕。

或許當時的老師只是就學生當下的表現給予評論;或許只是過於嚴苛的反應,並無他意。

講話的人就像到門口潑水的人,潑完就走,被淋濕的人卻長達18年不曾讓自己的身體乾過。

看完影片後,我仔細地審視了自己的人生過程中,是否有曾經因為別人一句話而放棄機會,以及因為別人的否定而對自己產生懷疑的時刻。天吶!我發現,雖然我沒有像這影片主角一般極端,但是左右自己人生所選擇的,居然往往有太多是別人的評價,而不是自己的堅持。

親愛的,當沒有人肯定自己的時候,請相信自己,因為別人的評價不等於事實,頂多是個人主觀的看法,甚至是有所目的的破壞。我們都太過於在意別人的評價與眼光,而失去了對自己的認可,我們還要過多久別人眼裡的人生?我們為什麼要變成別人眼裡的模樣?當然,要做到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很難。尤其當評價的人是自己在乎的對象,更是如穿心箭齊發,一擊而成重傷。

延伸閱讀

  1. 1 你是職場上的「哀怨一族」嗎?科學研究:常態性的抱怨有害身體健康
  2. 2 怎樣的人,特別容易被「情緒勒索」?
  3. 3 上台流利表達:報告、銷售、演講一次打通
  4. 4 情境管理:主管必學,驅動組織當責的13堂攻心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