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你大概聽過KPI和策略地圖,但你知道,它們其實都是「平衡計分卡」中的一部分嗎?「平衡計分卡」作為有力的策略管理與執行工具,透過三個步驟、能發揮出的效用超乎想像。
蘋果也愛用!「平衡計分卡」3步驟,做好績效評量、策略管理

平衡計分卡設計3步驟:

1.找出策略地圖(Strategy Map)

2.關鍵績效指標(KPI)

3.行動計畫(Action Plan)

「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BSC)是在1990年代,由哈佛商學院的卡普蘭(Robert D. Kaplan)教授和商業理論家諾頓(David P. Norton)在《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共同提出的概念。不僅很快就引發企業界好評,後來也被《哈佛商業評論》評為75年來最具影響力的管理工具之一。

平衡計分卡被提出的初期,是為了要開發出超越傳統偏向財務面、個別案例的考核評估制度。後來延展為有力的策略管理與執行工具,可藉此將策略轉化為明確可量化的指標,使其更有效地被執行。根據Gartner Group的調查顯示,《財星》雜誌全球1000大企業中,有七成企業採用了平衡計分卡系統。

在1992年的《平衡計分卡—驅動表現的績效指標》(The Balanced Scorecard—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一文中,卡普蘭和諾頓將平衡計分卡比喻為「飛機上的儀表板」:若駕駛員想要維持飛行順暢,就需要盡可能得到各種派得上用場的數據,資訊不足導致的狹隘視野或主觀偏見,都可能成為失敗的導火線。(你可能感興趣:很多事情經常會靠「直覺」來判斷,其實越重要的決策越應該要靠「這個方法」

而平衡計分卡就成為統整這些資訊的儀表板,並同時適當控制資訊量,避免因資訊太過龐雜而失去效用。

平衡計分卡設計3步驟:策略地圖、KPI與行動計畫

平衡計分卡並沒有一套適用於所有組織的標準格式,必須按照各別不同的情境和需求,制定出最相關貼切的版本。

不過,歸納起來,設計過程大致可分為以下3個步驟:

Step 1:找出策略地圖(Strategy Map)

由了解組織的資深經理人聯手合作,統整組織重要願景,形成整個組織策略管理的大航海圖。

它主要由四個構面所組成:財務(Financial)、顧客(Customer)、內部流程(Internal Process)、學習與成長(Learning and Growth)。

Step 2:關鍵績效指標(KPI)

從策略地圖出發,列出相關且可量化的目標值,必須足夠客觀和明確才能達成效果。

Step 3:行動計畫(Action Plan)

制訂出適當的執行方案,確保前述的策略地圖能被妥善執行。

使用平衡計分卡的挑戰在於,績效指標的量化並沒有想像中容易。財務面指標相對容易,但非財務面就可能出現難以解釋或衡量的指標。

延伸閱讀

  1. 1 KPI是什麼?與OKR差在哪?兩者混用其實效益最大
  2. 2 精準畫靶、破框思考,目標管理讓疫情下營收翻倍
  3. 3 破除領導盲點,團隊管理的13個致勝法則
  4. 4 情境管理:主管必學,驅動組織當責的13堂攻心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