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該如何照顧好每一位需求不同的人?這是全球擁有5個據點、業務橫跨3大洲的信邦電子,在思索跨國管理的核心問題。

企業想要進軍海外,率先想到的勢必是與台灣總公司對接,諸如標準化的SOP、硬指標、公司系統……紛紛都與台灣如出一轍,但這樣的做法真的符合DEI(Diversity, Equity, Inclusion, 多元、平等、共融)的管理思維嗎?全球擁有5個據點,業務橫跨3大洲的信邦電子,經過34年的跨國管理,得出了不一樣的見解。

信邦電子永續長黃立理不諱言,信邦也曾陷入瓶頸,在日前由《人才永續頻道》與《Cheers 快樂工作人》舉辦的《多元x平等x共融人才管理新戰略》論壇中,公開與台下超過200位企業決策者分享。

從亞洲走向全球,「跨國管理」重點不只在語言

為了降低成本、方便管理,信邦起初與大部分在海外發展業務的台灣企業一樣,把發展重心放在對岸,帶著台灣管理的經驗,數年間便成功設立4個廠房,又任用近9成在地主管幫助經營大陸市場。

但在地緣政治的影響下,信邦的客戶開始要求他們分散陣地,因此不得不把據點拓展至美國、匈牙利、英國等多國。偏偏這些國家不管是在文化還是語言,都與台灣有著巨大落差。

起初信邦以為只要「花重本」即可解決跨國管理的問題。

包含從台灣派大量工程技術人員到海外、建立SOP和量化績效指標、把人資系統翻譯成英文等等。

然而,信邦卻重摔了一跤。黃立理舉例,有一次有個歐美客戶需要處理很急的訂單,台灣主管便問歐美廠房:「薪資加倍能不能幫忙趕一下?」得到的回應是:「不行!」顯然亞洲人常講的「以客為尊,使命必達」不必然是歐洲常態。

「我們到底做好成為一個全球總部的準備了嗎?」這成為信邦最大的反思。

傾聽加上行動,回歸以人為本的管理

黃立理說,信邦的企業文化一點都不缺少「愛」的管理,但從國外聽回來的回饋,同仁卻沒有同樣感受。

總公司是否了解在地的工作文化,是問題的核心。例如,國外員工可以申請遠距離上班、美國廠有實施周休3天等措施,他們更反過來想,台灣是否也可以跟進,反過來學習對方的「好」?

曾有一年國外廠房營收沒有達標,把行之多年的聖誕趴停辦,信邦台灣總經理聞訊後,馬上請對方恢復,以行動支持讓國外同仁也感受到溫暖的企業文化。

延伸閱讀

  1. 1 在印攻下6億營收,研華如何跨海打造28國混血梯隊?
  2. 2 外商光環不再?為什麼台灣企業成為高階主管最愛
  3. 3 頂尖經理人:從自我養成到跨國管理15堂課
  4. 4 精準用人學,獵頭CEO的獨門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