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馬太效應是指強者愈強、弱者愈若的現象。資源過度集中在某人、某個組織上,背後的馬太效應,代表的是一種難以僭越的社會心理學。在職場中,不要害怕自己出發點不夠高,只要能看清現局,就能找到反敗為勝的動力。
馬太效應是什麼?馬太效應如何影響職場升遷?

在職場中,你是否也經歷過機會不均等的現實,也就是資源都往較出風頭的某人身上靠。但其他人,可能花不少力氣,也不一定能加薪或昇遷呢?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最早由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莫頓(Robert King Merton)於1968年提出,談的是不同的人、群體,若已經在名聲、財富或社會地位上有所成就,就會產生一種吸引更多機會的優勢,更輕易獲得更多成功。這也進一步成了資本主義社會下,贏者通吃、沒資源難以翻身的原因。

把「馬太效應」應用在學術界中,比起還未成名的博士生、研究人員,聲名顯赫的科學家可能得到更多的掌聲—即便他在某個研究上的功勞並非最大。

最經典的案例,是197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安東尼・休伊什(Antony Hewish)他因為發現宇宙中的脈動星獲獎。但事實上,脈動星其實是他的女學生約瑟琳・貝爾(Jocelyn Bell)找到的,後來被發現她的功勞被否定、完全未被表揚,才引起各界爭議。

馬太效應的緣由

來自聖經,現多反應經濟、社會學等領域

回到「馬太效應」的名稱緣由,來自聖經中馬太福音的故事。一位貴族要遠行,臨行前把三個僕人找來,每個人根據其能力不同、給予5,000兩、3,000兩、1,000兩銀子去經營生意。

及至貴族回來,發現前兩者都獲利翻倍,只有第三個僕人,把錢直接埋到的地底下、絲毫未善用,這時貴族獎賞前兩位僕人、嚴懲第三位僕人,馬太福音的結尾是,「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雖然故事原先的寓意,是要人珍惜資源、在職場崗位上勤勞以對。但半個世紀以來,馬太效應被陸續應用在經濟學、社會心理學、教育等領域時,強調的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現象。

更宏觀一點來看,「馬太效應」原理,影響整個社會選擇過程,導致產業、世代間的資源和人才過度集中化。

馬太效應如何影響大眾

科學界的馬太效應,會讓研究成果愈多的人愈有名,成為所謂的「學術權威」,但同時間壓縮其他同樣專業、卻知名度不足的人申請研究經費、被外界肯定的機會。

延伸閱讀

  1. 1 鯰魚效應是什麼?鯰魚效應如何提高員工生產力
  2. 2 破窗效應:主管沒留意的小事,都是組織崩壞的開始
  3. 3 情境管理:主管必學,驅動組織當責的13堂攻心術
  4. 4 真誠領導:施振榮洞悉人性的管理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