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線上課程
不確定感經常造成工作人的不安、焦慮,其中新冠肺炎疫情正是不安感的最大來源,但這並非無藥可解,建立良好的自我效能就能帶工作人脫離困境。
工作-自我效能

讀完這篇文章,你可以學到什麼:

 

  1. 外在環境的不確定感經常造成工作人的不安焦慮,但是足夠的自我效能卻能帶來安定的力量。
  2. 自我效能低落的跡象是遇事遲疑或臨陣脫逃;自我效能高的人可以避掉50%以上干擾,某些自我效能夠高的案例還能讓區間產能提高500%。
  3. 提升自我效能得靠尋找成功範例,不浪費精力在無謂的事務上,以及鎖定並解決焦慮源頭。

 


外在環境的不確定感,經常造成職場工作者的徬徨、無助,甚至想要離職一走了之。近幾年來,起伏的新冠肺炎疫情成為不安感的最大來源。然而,不確定感所造成的焦慮不安並非無藥可解,建立良好的自我效能,有助於帶工作人脫離困境。

心理學上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最早是由加拿大心理學家亞伯特・班度拉(Albert Bandura)在1977年提出。他口中的自我效能,意謂個人在面對未知變局時,自身能力是否夠紮實,以至於足夠就能幫工作人走出難關。

值得注意的是,自我效能並非自信。自信帶有主觀判斷,自信夠、不代表能力足以克服難題;相對地,自我效能則意味著現有能力足以克服眼下難題。

自我效能不是與生俱來的,透過不斷學習與磨練才能增強。常見的說法便是,「以小贏累績大贏」,小的成就可以增加信心與能力,更多的信心與實力可以帶來更大的成就。不斷的積累與成長,就能在職場中更獲肯定。

自我效能高低的跡象

商業雜誌《Fast Company》指出,自我效能低落的跡象包括凡事拖延,容易受到外界干擾;碰到挫折時自怨自艾;也可能是碰到難題很快就投降。

但一個人若自我效能夠高,往往能夠避掉50%以上的日常干擾。班度拉的研究甚至發現,某些自我效能夠高的案例,還能以深度集中力讓特定時段內的產能提高五倍。

提升自我效能的三個原則

整理《Fast Company》與「美國創新領導力中心」(CCL)的論述,提高自我效能可以從以下三個重點著手。

重點一:目標由易入難,尋找借鑒典範

高度自我效能並非一蹴可幾,正如前文所提及的,以小勝累積大勝,是同時增強自信與能力的不二法門。

延伸閱讀

  1. 1 老是心思不定、無法集中精神?4個生活訣竅,搶救你的「注意力」
  2. 2 每天工作被打斷20次心很累?4招教你避開職場上的「時間小偷」
  3. 3 什麼都學得會!15個高效學習法則,快速上手新能力
  4. 4 情境管理:主管必學,驅動組織當責的13堂攻心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