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ers 首頁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長久以來,奮鬥文化塑造了一種「成功的幻象」。不少職場人在日覆一日的忙碌中迷失了方向,卻又受到這些「奮鬥」的標語鼓舞,反而忘記去思考努力與收穫間實際的因果關係。
奮鬥文化

看完這篇文章,可以學到的3件事:

  1. 奮鬥文化(hustle culture)隨矽谷巨人的成功而興起。
  2. 許多深受影響的工作者相信,只要盡可能的投入時間與努力,就能換取成果。
  3. 想在職涯的馬拉松中贏得勝利,你該認知到:奮鬥並非是成功的唯一途徑。

從2021年掃盪全球的大離職潮、2022在社群平台上興起的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到近期的最低限度星期一(#bareminimummonday)運動。後疫情時代下的工作者,在歷經全球職場的劇烈震盪後,正以行動反映著他們對高壓職場環境的牴觸和對個人生活型態的反思。

這一波波社會集體行動,吸引了無數跨世代參與者的響應,也顯示了過去被認定的成功公式「奮鬥文化(hustle culture)」,正遭受嚴峻的挑戰。

奮鬥文化的崛起:在別人狂歡時努力,你就能活出夢想 

1990年代至2000年初,創業潮(entrepreneurial boom)興起,許多當今赫赫有名的矽谷巨人,比如Google與Facebook如日方升。這些成功企業,以緊湊的工作步調和漫長的工時聞名。他們看重、講求的,是一種熱愛工作、努力生活,並且全身心投入的職場文化,也就是所謂奮鬥文化。

而它最具代表性的標語,就是「起床,奮鬥吧!」(rise-and-grind)

隨著這些科技新貴的壯大,「Rise and Grind」開始成為西方商業社會中的主旋律。街邊Nike的廣告、星巴克(Starbucks)的馬克杯上,都有它的蹤影。奮鬥文化想傳遞的概念其實很簡單,無論是運動、工作或是財富,只要盡可能地投入更多的時間與努力,就能換取期望的成果。不少研究成果也支持這樣的論述。《職業醫學》(occupational medicine)期刊中的一項研究就指出,工時與職位高低,確實存在正相關,雖然伴隨而來的是更顯著的壓力、憂鬱,以及糟糕的睡眠品質。

即使如此,奮鬥文化仍受到廣大的歡迎。它彷彿演變成一種「精英文化」,成為世界各地企業家與工作者效法的成功模式。例如特斯拉(Tesla)的CEO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就是奮鬥文化的信仰者之一。身為一名徹頭徹尾的工作狂,他曾說:「即使有更輕鬆的工作,每週工作40小時的普世規範卻從未改變。」為了工作,他甘願放棄睡眠時間,只因他深信,那是成功必要的犧牲。

延伸閱讀

  1. 1 「下班了,今天我要去:______。」把工作做好,不見得非要犧牲生活
  2. 2 燃燒吧!小宇宙:先有熱情才能努力嗎?
  3. 3 品牌實戰學:讓品牌為你實踐倍數成長
  4. 4 聲音決定你是誰:讓服務、銷售、提案成功的聲音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