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ers 首頁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當全球步入大缺工時代,「人才」成為企業的決勝點,也使得傳統人資(HR)的角色必須重新定義。
Dave Ulrich

過去,人資只管招募、訓練、績效、薪酬,鮮少能對公司的經營策略置喙。但如今,企業長年在數位轉型、ESG、永續發展中所面臨的挑戰,在缺工下更顯急迫,人資不只要走入策略規劃的會議室,更要和領導者攜手,解決當前種種棘手考題。

為了打通人資與領導核心的聯盟,天下學習與《Cheers》邀請到「現代人力資源之父」——密西根大學商學院教授戴夫・尤瑞奇(Dave Ulrich)跨海分享他的第一手見解。

尤瑞奇是最早提出「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s)概念的始祖,但他對於人資的想像,始終站在市場變化的前緣。

他曾出版超過30本書,不斷改寫組織競爭力與領導力的意涵。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曾進行「管理教育家與大師」排行榜調查,尤瑞奇名列第一,超越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更躋身管理大師雲集的”Thinker 50”,過半《財星》(Fortune)200大企業都曾邀他主持工作坊。

此時此刻,如何重新檢視組織與人的關係?領導者和HR應如何改變?以下是尤瑞奇在論壇前接受《Cheers》的採訪精華。

Q:在前所未見的缺工海嘯下,雇主和員工的關係有何改變?

在本質上,兩者的關係並無改變。一直以來,雇主需要員工創造顧客導向的產品和服務,而員工會找尋能提供良好工作體驗的雇主。

但是,勞動市場確實會隨著人才供需而變化。在對人才的需求大於供給時,員工就有更多的選項和優勢,這時,企業便需要提供更「個人化」(Personalized)的工作安排,例如:在哪裡工作(遠端或進辦公室)、如何工作(面對面或透過科技互動)、提供多少薪酬或其他彈性選項。

我們可以從近年的人力市場變化中學到一件事:在員工能持續為顧客創造價值的前提下,更個人化的工作體驗必須發生。

Q:面對市場變化,領導者如何為組織帶來長遠的成功?

面對全球疫情、數位轉型、個人心理健康、氣候變遷⋯⋯這些種種危機,反而是領導的契機。

我們把領導者的角色分成5大面向:策略家(Strategist)、執行者(Executor)、人才管理者(Talent manager)、人力資源發展者(Human capital developer)以及自我精進者(Personal proficiency)。去年,我們再次依據市場的新危機,重新統整出其中10項新興領導力,我稱之為「領導法則3.0」(Leadership code 3.0)。

延伸閱讀

  1. 1 【演講精華】人力資源之父的3部曲:你的員工不屬於你,而是屬於你的客戶
  2. 2 挖下水道的同時要記得蓋公園 林旺賜3策略鋪設佳世達大艦隊的人才跑道
  3. 3 精準用人學,獵頭CEO的獨門心法
  4. 4 破除領導盲點,團隊管理的13個致勝法則